Date | Log |
---|---|
05/05/2017 | 初始版本,增加第一章、第二章笔记。 |
本文汇总了在阅读<物联网导论>过程中所做的总结,记录,以及补充内容。
物联网概述
- 存在的,就是上网的。
-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、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,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。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、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通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。
- 根据信息生成、传输、处理和应用的原则,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:感知识别层、网络构建层、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。
- 从网络的角度来观察,物联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在网络终端层面呈现联网终端规模化、感知识别普适化的特点,在通信层面呈现异构设备互联化的特点,在数据层面呈现管理处理智能化的特点,在应用层面呈现应用服务链条化的特点。
- 互联互通的对象从人延展到物体,不仅人与人要交流,物和物也要互通。在物联网时代,能主动认知和控制自己之外的对象的,可以称作是具有主动智能的,而有能力使得自身被智能主体所认知和控制的,可以称作是拥有被动智能的。被动智能也是智能。
- 互联互通方式的扩展,也就是网络通信模式的扩展,亦即更深层次的广泛与全面。
- 环境监测应用最为成熟,智能物流当前最为热门,智能交通正在起步,智能建筑还是未来的事。
感知识别
自动识别与 RFID
- 光符号识别技术:初衷是让机器按照人类的方式来阅读和识别,结果是促进了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发展。
- 语音识别技术:语音控制、语音输入、语音导航等。
- 生物量识别技术:虹膜识别技术-认证精确度高,多用于机场口岸; 指纹识别技术-犯罪记录追踪等。
- IC 卡技术:一种数据存储系统,通过内置 EEPROM 来存储数据,必要时可加入计算能力。公交卡(非接触式),电话卡(接触式)。
- 条形码技术:一维条形码-例如 ISBN 图书码;二维条形码-现已常用。
- 射频识别技术(RFID):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(交变磁场或电磁场)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目的。
- RFID 一般由传送器、接收器、微处理器、天线和标签五个部分组成; 传送器、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通常都被封装在一起称为阅读器。